通用banner
您当前的位置 : qy千亿国际官方网站 > 贸易动态 >


跨境合同中涉及Incoterms的典型案例有哪些?

2025-05-06 19:09

  2.FOB术语风险转移案例:一家公司利用FOB上海价钱术语向外商出售大米。正在运输过程中,货色因波浪过大而受损。按照《INCOTERMS2010》对FOB商业术语的注释,采用FOB商业术语,卖方按时将货色交到买方指定船上即履行了交货权利,货色的风险已从卖方转移到买方。因而,此案例中,卖方无义务对买方的丧失赐与补偿。

  正在跨境合同中,国际商业术语(Incoterms)的利用可能导致多种胶葛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案例及其阐发。

  本文为磅礴号做者或机构正在磅礴旧事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做者或机构概念,申请磅礴号请用电脑拜候。

  4.FOB术语下船货跟尾问题案例:一家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取巴西公司签定FOB(厦门)价钱术语的合同。买方未能按时派船接货,导致卖方交货并提出补偿要求。认为买方应承担由此发生的各类丧失。

  1.CIF合同性质案例:一家出口公司取英国客户签定了一份CIF伦敦的坚果出口合同,合同中了“到货日期”。这了CIF价钱术语下买卖两边义务和风险的划分边界,由于CIF是拆运合同,货色正在拆运港拆上船之后,一切风险由买方承担。因而,该合同的条目取CIF术语本意相抵触,本色上不再是CIF合同。

  3.CFR术语下拆船通知的主要性案例:一家出口公司按CFR商业术语取法国一家进口商签定合同。因为卖方疏忽,导致买方无法及时投保,货色正在海上遇难。按照CFR术语,卖方担任租船订舱并将货色拆上船,买方担任打点货色运输安全。因而,卖方因为脱漏或不及时向买方发出拆船通知,应承担由此形成的后果。

标签

最近浏览: